客服图标

QYResearch:预计2026年全球双侧人工植入耳蜗市场规模将达到1907百万美元--QYResearch

发布日期:2021-02-28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 ,CI)是一种电子设备,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力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轻度到重度失聪患者的听觉功能。近年来,随着Wi-Fi、蓝牙等新技术的发展,人工耳蜗装置发展较快。

人工耳蜗是目前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助听装置,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治疗轻度到重度失聪的常规方法。

行业及市场环境发展趋势


人工耳蜗的发展经历了研发萌芽期、产品发展期和国产化阶段。
 
研发萌芽期(20世纪30-50年代):在1930年,首次在耳蜗中记录到了电位变化,为之后电刺激听觉的发现奠定了基础;1957年,首次通过电刺激听觉成功,这是人工耳蜗工作原理的雏形。
 
产品发展期(20世纪60-80年代):1968年,世界上第一款人工耳蜗产诞生,人工耳蜗行业告别了纯理论阶段,正式迈入产品发展期。此后人工耳蜗产品不断涌现,十年时间世界范围内已经产生了1000多名人工耳蜗使用者。
 
国产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5年,中国首位人工耳蜗植入者出现;2006年中国企业诺尔康购买了加州大学人工耳蜗技术专利;2010年,上海力声特取得中国首个耳蜗产品注册证。
 

未来市场消费形态

进入人工耳蜗行业的技术壁垒很高,涉及精密机械、微电子、耳科医学、生理学和仿生学等多个学科,涵盖信号处理、微电子芯片、集成电路、产品模块设计、材料生物相容等多种技术与工艺。同时,人工耳蜗前期的研发成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生产过程中个环节涉及大量专利与技术垄断,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撑。行业壁垒较高,因此行业集中度较高,领先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不断钻研技术,而新进入者相对需要更长时间和资金投入该领域的发展。

尽管短时间内,行业生产状态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然而,在医保系统不断健全的大环境下,医保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手术费用降低,民众消费意愿增强,扩大消费规模,人工耳蜗市场将实现扩容。

 

全球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2015-2026)

2019年,全球双侧人工植入耳蜗市场规模达到了1450百万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907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83%。
 




QYResearch是全球市场研究报告领先出版商, 在化学、能源、汽车、医疗、大型机械设备、耐用消费品、农业、化妆品、电子、建筑、食品、服务业等研究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市场调查报告、市场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IPO咨询、商业计划书等服务。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QYResearch,获取更多行业信息。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19年市场销量是7929个,约占全球的13%,预计2026年将达到16052个,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18.21%。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双侧人工植入耳蜗的主要包括儿童和成人。儿童用人工植入耳蜗是最主要的产品类型,2019年产值占比为62.26%。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主要是医院和手术中心。其中医院是最主要的应用。2019年产品占比为55.2%。
 
北美也是全球最大双侧人工植入耳蜗消费地区之一,销量占全球的47.19%。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Cochlear 、MED-EL 、Sonova、William Demant和杭州诺尔康等,2019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99.31%,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以上内容节选自《恒州博智信息咨询 | 双侧人工植入耳蜗市场分析报告》,详细内容请联系发布者。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发表《全球及中国双侧人工植入耳蜗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双侧人工植入耳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分析双侧人工植入耳蜗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不同类型产品的价格、产量、产值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5至2019年,预测数据为2020至2026年。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