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图标

中国AI终端市场2023年收入达344亿,预计2030年将突破1.48万亿--QYResearch

发布日期:2025-01-10

AI智能终端是指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执行复杂任务、提供智能化服务和交互体验的电子设备。这些终端通过内置的AI算法和硬件支持,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理解、预测分析等功能,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设备的性能。按照设备类型,AI智能终端可以分为AI手机、AI个人电脑、AI可穿戴设备、AI智能家居设备等等(注:本报告的统计对象集中于端侧搭载了满足AI算力需求的芯片,并加载了深度学习AI功能的终端设备。由于目前AI芯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还未完全落地,故本报告暂未统计汽车领域)。

中国AI终端市场规模现状及未来趋势(2019-2030)

中国AI终端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据QYR最新调研,2023年中国AI终端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344.11亿元,预计2030年可以达到14,812.30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7.33%。

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联想、华为、苹果、荣耀、vivo和小米等,2023年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74.47%的市场份额。

2024年中国市场前五大厂商AI终端市场份额

从产品类型方面来看,AI PC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30年份额将达到73.88%。

同时就应用来看,个人在2023年份额大约是53.34%,未来几年CAGR大约为42.72%。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智能手机、PC、智能家居等终端设备中的应用逐渐普及。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不断加速,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AI终端产品。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厂商已经将AI技术深度融合到摄像头、语音识别、智能助手等多项功能中,提升了用户体验。AI在PC端的应用也在逐步扩展,联想、华为等厂商推出的AI PC产品,已经开始实现智能化的系统优化、语音控制、智能协作等功能,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利器。

AI终端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芯片、算法、数据处理和计算平台方面。国内一些企业(如华为的麒麟芯片、海思AI芯片)已在AI芯片研发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具备了自主设计和生产的能力。此外,人工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的进步,使得AI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在AI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一些高端技术,如高性能AI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依赖,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仍需依赖国外厂商(如英特尔、谷歌、微软等)的技术和产品。
当前,中国AI终端市场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国内厂商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华为、小米、联想、OPPO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影响力,还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与国际品牌如苹果、三星等相比,中国品牌在价格、硬件配置以及AI功能集成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全球市场仍面临激烈竞争。尤其是在西方市场,中国AI终端品牌的市场认知度较低,且面临政治、文化和技术壁垒。

未来,AI技术将深入到几乎所有智能终端设备中,不仅限于智能手机和PC,还将涵盖智能家居、汽车、可穿戴设备等更多领域。随着AI算法的不断升级和芯片性能的提升,终端设备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能够根据用户的行为和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人机交互方式将更加自然,语音助手、面部识别、手势控制等技术将成为标准配置。

AI芯片作为AI终端设备的核心,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预计中国企业在AI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将加速,推动芯片的性能提升、功耗降低、集成度提高。未来几年内,中国AI终端企业将继续推动AI芯片的国产化进程,逐步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自主可控性。

AI终端行业发展机遇及主要驱动因素
智能化需求激增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化、个性化和便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AI终端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无论是AI手机、AI PC还是其他智能设备,AI技术能有效提升设备的交互体验、效率和功能性(如语音助手、智能推荐、自动优化等),使其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5G和边缘计算的赋能    5G技术的普及和边缘计算的应用为AI终端提供了更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和实时处理能力。5G带来的高速低延迟网络使得AI终端可以实现更流畅的云端交互和实时决策,而边缘计算则让设备能更高效地处理本地数据,减少对云端的依赖,提升响应速度。

硬件和芯片技术的进步    AI芯片的进步,使得AI终端具备更强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无论是面向手机、PC,还是其他智能硬件,AI芯片能在设备上进行高效的人工智能运算,提升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AI应用的效果。这使得AI终端的性能大幅提升,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跨行业应用场景的扩展    AI技术的成熟促使AI终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从消费者市场的AI手机、AI PC到企业领域的智能办公、智能客服、自动化生产,AI终端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带动了AI设备在医疗、教育、零售、交通等多个行业的渗透。

AI终端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
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过快    AI技术发展迅猛,但由于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AI终端厂商需要不断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这种快速迭代可能导致厂商面临高昂的研发成本和资源投入,同时,部分早期购买的设备可能会迅速过时,影响用户的消费信心。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进入AI终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厂如苹果、谷歌、微软等已经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而新兴公司则面临着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的压力。此外,由于市场饱和度提高,如何通过创新差异化、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脱颖而出成为厂商面临的一大挑战。

硬件和软件兼容性问题    AI终端设备依赖强大的硬件支持和高效的软件配合。然而,不同设备之间、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下降。例如,某些AI应用在不同设备上可能无法完全兼容,导致功能无法正常运行或性能不佳,从而影响市场接受度。

高成本和低利润率    AI终端通常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性能的硬件支持,这使得这些设备的生产成本较高。对于消费者而言,高价格可能成为购买障碍;对于厂商来说,尽管需求增加,但较高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也可能导致较低的利润率,甚至影响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行业分析内容请参考【2024-2030中国AI终端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完整版报告。注:著作权归恒州博智QYR市场调研机构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QYResearch)调研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相关报告

book_new
出版时间 : 2024-11-22行业 : 消费品

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AI终端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4-2030)。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 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 %,预计2030年将达到 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

book_new
出版时间 : 2024-11-22行业 : 消费品

据QYR最新调研,2023年中国AI终端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344.11亿元,预计2030年可以达到14,812.30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7.33%。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联想、华为、苹果、荣耀、vivo和小米等,2023年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74.47%的市场份额。

book_new
出版时间 : 2024-11-22行业 : 消费品

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3年全球AI终端市场规模大约为 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美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未来几年,本行业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的2024-2030年的预测数据是基于过去几年的历史发展、行业专家观点、以及本文分析师观点,综合给出的预测。

book_new
出版时间 : 2024-11-22行业 : 消费品

根据QYResearch(恒州博智)调研统计,2030年全球AI终端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到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4-2030)。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 亿元,约占全球的 %,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

更多资讯